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关于从蒙古进口动物产品有关检疫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1:51:37   浏览:973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关于从蒙古进口动物产品有关检疫问题的通知

动植物检疫总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关于从蒙古进口动物产品有关检疫问题的通知

           (总检动字〔1992〕21号)

 

乌鲁木齐、兰州、二连、满州里动植物检疫局、呼和浩特动物检疫所:

  根据蒙古共和国目前已无口蹄疫、牛瘟等动物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及有关动植物检疫法规的规定,现就从蒙古进口动物产品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口要求:

  1.所有动物产品,均须来自在蒙古境内的非疫区饲养一年以上的健康动物,须

有蒙古国家兽医总局出具的兽医卫生证书(用蒙英或蒙中文字同时写成)一式两份。其他任何机关出具的任何证书均无效。进口肉脏类,其兽医卫生证书中须注明动物产地及屠宰场全称。

  2.进口动物产品尚需满足如下要求:

  (1)肉脏类:目前只限从蒙古乌兰巴托肉联厂进口其自行屠宰加工的生肉、内

脏、肠衣及其制品。进境后,除肠衣外,均须在集宁肉联厂进行熟制加工。肉脏类须有清洁卫生的完整包装物或装载容器,须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冷藏、冷冻或保温车(车皮)运输进境。

  (2)杂骨类:进境时间从每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其他时间不准进境。

  (3)进口干皮、鹿角,应尽可能有完整的包装,确实无法包装者,须用绳捆扎

成数量相同、易于般动的捆。其他动物产品,均须有完整的包装。

  二、国内要求:

  1.除已列明生肉、内脏须在集宁肉联厂加工外,进口生皮(含毛皮)、生骨、

原毛、肠衣及来料加工的水生动物产品均需在经总所批准的定点加工厂加工。

  2.进口二、1以外的动物产品,在进境口岸(转关货物在指运地)检疫合格后放行,不限定具体流向。

  3.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离开口岸放行至内地动物产品,均应按一个运输工具

(火车为一个车皮)签发一个《放行通知单》。

  三、关于检疫审批问题:

  进口肉脏类动物产品,一律由总所审批。进口其他动物产品,仍按总所(88)总检(动)字第21号文执行。

  对外签约单位须在签约前按规定的审批范围到总所或口岸局(所)输检疫审批手续。

  四、本通知未尽事宜,按其他有关检疫法规办理。总所(1992)总所动字第1号

函同时废止。

  为认真贯彻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支持边境省、区对蒙贸易的发展,请各有关局、所在认真检疫把关的同时,做好有关检疫法规的宣传工作,并主动介绍进口动物产品的报审及报检程序,从而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动掌握,自觉遵守有关检疫法规及本通知精神,使我国的对蒙贸易在健康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长春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常委会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长春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长春市人大常委会



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春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修改草案的议案,决定对《长春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1、第三十二条第(一)项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擅自开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2、第三十二条第(三)项改为两项,修改为:“(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办理用工手续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工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不按
照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第三十二条第(五)项改为第(六)项,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行为之一的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第三十二条第(八)项改为第(九)项,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规定,超出规定标准多收费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处罚。”
5、法律责任中其余条款“非法所得”修改为“违法所得”。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长春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1997年12月29日

财政部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 —— 无形资产》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 —— 无形资产》的通知
财会[2001]1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了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资产评估准则 —— 无形资产》,现予以发布,于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资产评估准则 —— 无形资产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附件
资产评估准则 —— 无形资产


引言
1.本准则规范无形资产的评估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2.本准则不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评估。

定义
3.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基本要求
4.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
5.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得求证客户授意的评估价值。
6.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谨慎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7.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独立获取评估所依据的信息,并确信信息来源是可靠和适当的。
8.注册资产评估师使用的假设应当合理,不得使用没有依据的假设。
9.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利用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当对专家工作的结果负责。

评估要求
10.当出现无形资产转让和投资、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收购和处置等经济活动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接受委托,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
11.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前,应当确定下列事项:
(1) 无形资产的性质和权属;
(2) 评估目的;
(3) 评估基准日;
(4) 评估范围。
12.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应当考虑下列事项:
(1) 有关无形资产权利的法律文件或其他证明资料;
(2) 无形资产的性质、目前和历史状况;
(3) 无形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和法定寿命;
(4) 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和获利能力;
(5) 无形资产以往的评估及交易情况;
(6) 无形资产转让的可行性;
(7) 类似的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信息;
(8) 卖方承诺的保证、赔偿及其他附加条件;
(9) 可能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宏观经济前景;
(10) 可能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行业状况及前景;
(11) 可能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企业状况及前景;
(12) 对不可比信息的调整;
(13) 其他相关信息。
13.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有关情况进行恰当选择。
14.注册资产评估师使用成本法时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应当包括开发者或持有者的合理收益;
(2)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15.注册资产评估师使用收益法时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合理确定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受益期限,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现金流量、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
(2)确信分配到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单项资产的收益之和不超过企业资产总和带来的收益;
(3)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保持一致;
(4)折现期限一般选择经济寿命和法定寿命的较短者;
(5)当预测趋势与现实情况明显不符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16.注册资产评估师使用市场法时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 确定具有合理比较基础的类似的无形资产;
(2) 收集类似的无形资产交易的市场信息和被评估无形资产以
往的交易信息;
(3)依据的价格信息具有代表性,且在评估基准日是有效的;
(4)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和无形资产情况的变化,考虑时间因素,对被评估无形资产以往交易信息进行必要调整。
17.当对同一无形资产使用多种评估方法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对取得的各种价值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作相应调整,确定最终的评估价值。

披露要求
18.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声明下列内容:
(1)评估报告陈述的事项是真实和准确的;
(2)对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进行了验证,并确信其是可靠和适当的;
(3)评估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是在恪守独立、客观和公正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仅在假设和限定条件下成立;
(4)与被评估无形资产及有关当事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5)利用了专家的工作,并对专家工作的结果负责(如果没有利用专家工作,则不用声明);
(6)评估报告只能用于载明的评估目的,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及其所在评估机构无关。
19.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有关评估项目的下列内容:
(1)无形资产的性质;
(2)评估目的;
(3)评估基准日;
(4)评估范围;
(5)重要的前提、假设、限定条件及其对评估价值的影响;
(6)评估报告日期。
20.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有关无形资产的下列内容:
(1) 无形资产的权属;
(2) 使用的信息来源;
(3) 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前景;
(4) 无形资产的历史状况;
(5) 无形资产的竞争状况;
(6) 无形资产的前景;
(7) 无形资产以往的交易情况。
21.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有关评估方法的下列内容:
(1) 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
(2) 评估方法中的运算和逻辑推理方式;
(3) 折现率等重要参数的来源;
(4) 各种价值结论调整为最终评估价值的逻辑推理方式。

施行日期
22.本准则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