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9:40:17   浏览:96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


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泰政发〔2010〕147号


《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O一O年八月二日


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调动和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泰安”建设,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奖一次。
  市科学技术奖分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不分等级,每年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若没有符合标准条件的人选,当年度最高奖应当予以空缺。
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年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100项,并不得超过符合标准条件的申报项目总数的50%。
  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技术水平,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市科学技术奖评 奖工作贯彻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奖的组织管理工作。
  市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奖励办,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下设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评审工作。
  与被评审的个人、组织或者项目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应当回避。
  第六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下列个人:
  (一)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七条 市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取得发明专利并在实施后取得显著效益的个人。
  第八条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社会公益、重大工程和管理科学等项目中,有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组织。
  第九条 科学技术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和推荐市科学技术奖: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已经获得国家、省部级或者市级科学技术奖励的;
  (四)已经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或市级其他表彰奖励的同一项目或主要技术内容相同的。
  第十条 市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由下列单位或个人推荐:
  (一)市政府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单位;
  (二)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三)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确定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第十一条 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或个人向前条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申报,由其审查后向市奖励办推荐,并提供真实、可靠的申报材料和评价材料。
  市奖励办对推荐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人员和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组织专业评审组进行评审。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各专业评审组的评审结果进行综合审查,提出拟奖励项目和组织、个人的建议。
  第十三条 市奖励办应当对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奖励建议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拟奖励的个人、组织和项目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向市奖励办提出书面意见。
  市奖励办负责异议的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向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
  第十四条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研究做出获奖项目、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决议,报市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由市长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第十五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研究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执行。
  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第十六条 获得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人员、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首位人员,按照规定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授予市劳动模范或者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第十七条 市政府部门和直属单位不得再设立部门科学技术奖。
  各县(市、区)政府可以设立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政府制定。
  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
  第十八条 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市政府撤消其奖励,追回荣誉证书和奖金。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市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泰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第87号令)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
1999年5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现发布《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CCAR-18),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民用航空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民用航空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对“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以下简称监察员)实施统一考核发证和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根据民航总局授权,负责本地区监察员的考核工作,并对本辖区内的监察员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监察类别、监察专业和监察范围
第四条 监察员按下列监察类别和专业设立:
(一) 航空安全类;
(二) 飞行标准类,划分为飞行运行和航空卫生二个专业;
(三) 航空器适航类,划分为航空器型号审定、航空器生产审定、航空器维修审定和航空器运行监督四个专业;
(四) 机场类,划分为机场建设和机场运行二个专业;
(五) 安全保卫类;
(六) 空中交通管理类,划分为管制、通信、雷达导航、航行情报和气象五个专业;
(七) 民航总局认为必要的其他类别。
监察员确定监察类别后称为“中国民用航空XXXX(类别)监察员”。
监察员可以具备一个以上专业的监察资格。
第五条 监察员的监察范围分为全国监察和地区监察两类。
监察员的监察范围由民航总局有关职能部门确定。
第六条 监察员的监察类别、监察专业和监察范围,应当在监察员证件上载明。

第三章 监察员资格和证件
第七条 监察员应当是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承担外部管理职责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接受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授权从事检查、监督、认可工作和接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工作的事业组织(以下简称受委托组织)中承担外部管理职责的正式工作人员,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 热爱本职工作,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二) 从事民航相关工作二年以上,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三) 熟悉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
(四) 熟悉有关民用航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五) 具备相应的行政法律基础知识。
第八条 监察员应当经过业务考核和行政法律基础知识考核。
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的监察员由民航总局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业务考核,受委托组织的监察员由本单位组织业务考核。
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受委托组织的监察员由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法制职能部门组织行政法律基础知识考核。
业务考核和行政法律基础知识考核成绩由考核部门存档。
第九条 具备第七条规定条件并按第八条考核合格的人员,由民航总局统一颁发监察员证件。
考核不合格的,经补考合格后方可颁发监察员证件。
第十条 监察员证件为“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证,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证(以下简称监察员证)由证件夹和证件组成。
证件夹格式见附件一;证件分为正页、副页和附加页,其格式分别见附件二至附件七。
正页应当盖具民航总局印章,副页应当盖具民航总局职能部门印章,正页和副页同时使用并分别盖具印章,方为有效。
划分监察专业的监察类别,其监察员证件应设附加页,由民航总局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该部门印章。附加页可由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决定增设或撤销。
第十一条 监察员证件应当统一编号。编号以类别代码和四位数字序号组成。
监察类别英文大写字母代码见附件八。
四位数序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编号方法见附件九。
第十二条 监察员实施行政执法时,应当出示监察员证。未持有监察员证而执法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拒绝接受监察。
第十三条 监察员证不作为进入民用机场控制区的证件使用。
第十四条 监察员证不得转借他用,不得出于私人利益和为个人方便使用。
第十五条 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持有监察员证的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审核,对不适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予以调整,并收回或者报民航总局收回其监察员证。
第十六条 监察员离开行政执法工作岗位,应将监察员证交回民航地区管理局或者民航总局,并由民航总局统一备案、销毁。
第十七条 监察员证不得涂改。经涂改的监察员证无效。
监察员证如有遗失,应立即向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并公开声明作废后,再办理补发手续。
第十八条 监察员名单和编号,由民航总局定期公布。

第四章 监察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准则
第十九条 监察员依法履行下列一般职责:
(一) 对受监察单位和个人贯彻执行民航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二) 主持或者参与事故、纠纷的现场调查;
(三) 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处理,并办理行政处罚事项;
(四) 参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
(五) 承办规定的或者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监察员履行上述职责,应当及时向所属机关或者组织报告情况。
各类别监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和民用航空规章的规定履行其基本职责,其基本职责在监察员证副页上载明。各专业监察员在基本职责范围内依据专业分工履行其专业职责,其专业职责在监察员证附加页上载明。
第二十条 监察员履行职责时的权限如下:
(一)巡视、检查现场(包括证件、资料、设施、设备、航空器等);
(二)约见或者询问受监察单位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三)调阅、摘抄、复制、扣押有关资料、物品;
(四)抽样取证;
(五)制止违法行为;
(六)向所属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或者依法作出当场处罚决定;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限。
第二十一条 监察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十二条 监察员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公务;在依法行政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奖惩严明,不得徇私枉法。
第二十三条 监察员应当认真学习有关知识,熟悉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要努力钻研业务,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监察员应当廉洁行政,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接受执法相对人的礼金、宴请,不得接受其邀请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得私自占用执法相对人的车辆、通讯设备,不得要求执法相对人报销个人费用。
第二十五条 监察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罚款及其他罚没物的规定,不准侵占、截留、挪用罚款或者其他罚没物。
第二十六条 监察员必须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对列入秘密级以上(含秘密级)的资料,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在公开刊物、报纸、电台或电视台发表。需对外提供或公开发表时,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及同级保密委员会或部门领导审查批准。对秘密级以下的资料,要妥善保存。
监察员应当为举报人及其要求保密的事项保守秘密。
监察员应当依法为执法相对人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二十七条 监察员处理涉外事件,必须严格遵守外事纪律,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十八条 监察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文明执法,尊重执法相对人,认真解答执法中的问题。
监察员不得随意侵犯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工作中应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十九条 监察员应当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理行政执法事项,不得越权处理有关公务。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不得推诿。遇有不同意见时,下级要服从上级。
第三十条 监察员应当在监察员证载明的监察类别、监察专业和地域监察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
监察员发现监察事项或行政处罚事项超出本人监察类别、专业、地域范围的,应当向有关机关、组织报告。
第三十一条 监察员与行政执法事项或者行政执法相对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监察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视情况收留或者收回其监察员证,并可给予行政处分:
(一) 涂改、转借监察员证的;
(二) 违法使用监察员证的;
(三) 超越职责范围实施行政执法的;
(四) 违反廉政规定或者侵吞罚款或者其他罚没物的;
(五) 非法泄漏国家秘密或者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
(六) 违反外事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 违反规定侵犯受监察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的;
(八) 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监察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监察员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向有关机关或者组织检举。
第三十五条 伪造监察员证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之日前发布的有关民用航空行政执法人员称谓、证件的规定同时废止,根据这些规定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同时作废。

附件一:监察员证件夹封面
------------------------------------------------
| |
| |
| 中国民用航空 |
| CHINA CIVIL AVIATION |
| (局徽) |
| |
| 监 |
| |
| |
| 察 |
| |
| |
| 员 |
| |
| INSPECTOR |
| |
------------------------------------------------

附件二:监察员证正页正面
------------------------------------------------
| 中国民用航空 |
| 航空器适航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
| AIRCRAFT AIRWORTHINESS |
| INSPECTOR |
| |
| 姓名:---------------- №AA0011 |
| Name:---------------- |
| 部门:---------------- (1寸彩色照片) |
| Dept.: -------------- |
| 发证日期:------------ |
| Date: ---------------- |
| 发证机关:------------ |
| ------------ |
| Issued by:------------ (防伪标记) |
| |
------------------------------------------------

附件三:监察员证正页背面
------------------------------------------------
| 使用说明 |
|1.本证根据CCAR-18 颁发,用于证明持证人的行政|
| 执法资格。 | 监察员证正页尺寸
|2.本证同时含有正页、副页,方为有效。 | 为6.6cm×9.6cm
|3.本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
|4.本证如有遗失、毁损,应立即报告发证机关。 |
|5.伪造本证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监察员证正页) |
------------------------------------------------

附件四:监察员证副页正面
监察员证副页尺寸为6.6cm×9.6cm,底色为白色,民航总局监察
类别代码为水绿色,民航地区管理局监察类别代码为兰色。
----------------------------------------------------------------
|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安全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
| AVIATION SAFETY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全面监督检查民用航空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活动;监督 |
|检查航空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和主持对重大事件和事故的 |
|调查处理;查处违法行为。 |
|Duties: To inspect overall flight safety & ground safety; |
| to inspect investigation & prosecution of aviation inci- |
|dents; to organize investigation on and handle severe avia- |
|tion incidents & accidents; to handle illegal acts. |
----------------------------------------------------------------
----------------------------------------------------------------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FLIGHT |
| STANDARDS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对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在飞行运行和航空卫|
|生方面实施审定、监督、检查;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 |
|Duties: To certify, survey & inspect operators and airman |
|engaged in civil aviation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flight |
|operation and civil aviation medicine; to handle the rele- |
|vant illegal acts. |
----------------------------------------------------------------
----------------------------------------------------------------
|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器适航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
| AIRWORTHINESS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对民用航空产品及其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实施审定、|
|监督、检查;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 |
|Duties: To certify, survey & inspect civil aviation products|
|and their design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to handle the relevant illegal acts. |
----------------------------------------------------------------
----------------------------------------------------------------
| 中国民用航空机场监察员
| CHINA CIVIL AVIATION AIRPORT INSPECTOR
|编号: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监督检查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和规划管理、建设标准的执 |
|行、机场及相关企业的运营;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审定及安全运行监 |
|督。 |
|Duties: To supervise & examine the management of civil air- |
|port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lanning, the implementation |
|of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
|civil airport and its subsidiary enterprise(s); to certifi- |
|cation of airport and to supervis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
|airport and it's flight area. |
----------------------------------------------------------------
----------------------------------------------------------------
|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监督检查民航空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机场控制区管 |
|理、消防和专机警卫工作;指导处理非法干扰事件;查处违法行为。|
|Duties: To supervise & inspect the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
|tion security, the security check, the management of airport|
|controlled areas, fire-fighting, the special aircraft se- |
|curity; to direct the handling of illegal interference; to |
|handle illegal acts. |
----------------------------------------------------------------
----------------------------------------------------------------
|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
| MANAGEMENT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基本职责: 监督检查民用航空空管系统的日常运行、设施建设、气象|
|信息和航行情报提供及空中交通安全管理。 |
|Duties: To supervise & inspect the daily operation of civil |
|ATCs, the construction in facilities in civil ATCs, the pro-|
|vis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aeronautical |
|information and air traffic safety control. |
----------------------------------------------------------------

附件五:监察员证副页背面
----------------------------------------------------------------
| 监察员注意事项 |
|1. 监察员执法监督时必须携带并出示本证。 |
|2. 监察员的执法监督工作接受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检查。 |
|3. 监察员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将本证缴回发证机关。 |
|4. 监察员依据CCAR-18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监察员证副页) |
----------------------------------------------------------------

附件六:监察员证附加页正面
----------------------------------------------------------------
|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器适航监察员 |
| CHINA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
| AIRWORTHINESS INSPECTOR |
|编号: № |
|姓名: ------------------ Name: ------------------------ |
|监察专业: ---------------- category: -------------------- |
|监察范围: ---------------- Region: ---------------------- |
|具体职责: ------------------------------------------------ |
|---------------------------------------------------------- |
|---------------------------------------------------------- |
|---------------------------------------------------------- |
|Duties: -------------------------------------------------- |
|---------------------------------------------------------- |
|---------------------------------------------------------- |
|---------------------------------------------------------- |
| |
----------------------------------------------------------------

附件七:监察员证附加页背面
------------------------------------
| |
| |
| 签发人-------- |
| (民航总局有关 |
| 职能部门公章) | 监察员证附加页尺寸
| | 为6.6cm×9.6cm
| |
| |
| |
| |
| (监察员证附加页) |
| |
------------------------------------

附件八:监察类别英文代码
(一) 航空安全类:AS;
(二) 飞行标准类:FS;
(三) 航空器适航类:AA;
(四) 机场类:AP;
(五) 安全保卫类:SB;
(六) 空中交通管理类:TM。

附件九:监察员证件编号方法
监察员证件四位数序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
0011-0019为总局各职能部门司局级领导监察员证件编号;
0021-0099为民航总局各职能部门处级及处级以下监察员证件编号;
1001-9999为各地区管理局各监察员证件编号; 1001-7999编号中,其千位数字按下列规定:
华北地区管理局:1;
华东地区管理局:2;
中南地区管理局:3;
西南地区管理局:4;
西北地区管理局:5;
东北地区管理局:6;
新疆地区管理局:7。
编号末尾不用数字0。


关于印发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


水办【2006】495号
关于印发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现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

2006年11月9日

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信息网的管理,保障水利信息网正常、高效、安全运行,促进水利信息网健康发展,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信息网是水利行业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系统,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各类水利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 水利信息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分为广域网、园区网、部门网和接入网,其中广域网由骨干网、流域省区网和地区网组成。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接入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的水利行业各单位。政务内网运行管理按照《水利部政务内网管理办法》(水办[2006]254号)执行。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五条 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确立岗位,强化责任,保障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受部委托负责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信息网的管理办法、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水利信息网IP地址;运行、监视和管理骨干网线路、设备和水利部机关园区网、部门网;指导、检查和协调流域省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水利信息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发布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公告、公报和年报;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水利信息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七条 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流域省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所属流域省区网的管理办法、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所属流域省区网IP地址;运行、监视所属流域省区网和所在单位园区网、部门网;指导、检查和协调下级网络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所属流域省区网及所在单位园区网、部门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发布有关数据;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所属流域省区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三章 网络接入
  第八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水利信息网总体规划的要求,保证网络的互连互通。
  第九条 新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单位,必须报所接入网络管理部门审批,并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接入单位网络的监管,签订责权明确的入网协议。
  第十条 网络接入单位对网络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必须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审批;涉及骨干网结构调整的,必须报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审批。
  第十一条 水利信息网的网络、域名和节点命名及IP地址申请、分配和使用等,必须依据《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2004)进行,并将具体分配方案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加强对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因特网等其他网络的管理,保证水利信息网与其他网络的安全隔离。
  第四章 网络服务
  第十三条 网络服务是指利用水利信息网资源为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的服务。
  第十四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为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共享,以及各类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十五条 新的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接入水利信息网时,必须将有关情况(服务器配置、所需带宽、所用协议、安全要求、用户范围等)报所接入网络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加强网站、邮件、文件服务、服务器托管及虚拟主机等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 网络安全
  第十七条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评估所属网络的安全状况,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监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安全保障方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定位、及时解决;对于影响到骨干网运行的故障,必须及时将故障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处理过程和结果等情况上报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对于影响到其他上级网络的故障,要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复制和扩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发生重大病毒疫情时,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完备的备份策略,保证关键应用和核心数据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系统和设备等的账号口令管理,重要系统和设备的账号口令由专人保管,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严防账号口令泄露。
  第二十二条 不得在水利信息网上存放或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的网络安全有关日志应保存三个月以上。
  第六章 网络用户
  第二十四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网络用户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网络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利信息网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相关的管理工作。网络用户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信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十六条 网络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攻击、事故,收到非法信息,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网络用户须对本人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1、私自修改和删除本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2、私自安装影响网络运行的软件或系统;
  3、私自接入他人的网络端口;
  4、私自接入未经允许的网络设备;
  5、私自接入政务内网等其他网络;
  6、在网络上传播涉密信息或不良信息;
  7、安装盗版软件;
  8、卸载统一安装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9、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和其他有害数据;
  10、向社会发布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1、未经允许,登录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
  12、其他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第七章 网络机房和设备
  第二十八条 按照网络机房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专用的网络机房,为网络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第二十九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机房。
  第三十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对各类设备进行归类编码,建立档案。实行网络设备责任制,做到专人专管,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第三十一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监视和维护,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建立关键设备的备份和报修制度;加强各类设备的配置参数管理。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网络运行管理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五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防汛等重点线路、重点设备、重点应用的管理,重视网络应急预案建设,提高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网络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因网络系统升级改造或遇到突发故障而影响骨干网正常运行时,应及时通知流域省区网运行管理部门。流域省区网运行管理部门要保证骨干网有关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于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机的,应提前向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报告。
  第三十七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值班特别是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日常网络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八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对网络故障采用多种方式(电话、网络、邮件、上门等)进行维护,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三十九条 实行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上报制度,流域省区网管理部门每个月的第一周内向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报告运行情况。
  第四十条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组织建立水利信息网联络员制度,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
  第九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一条 对于在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网络用户,对于因管理不善和失职,导致网络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究。
  第四十三条 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接入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所属网络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